首页

调教踩踏的免费视频网

时间:2025-05-22 23:24:31 作者:2025首届国际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落户三亚 浏览量:11817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球首创技术×3!我国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下线

“‘时刻准备好’的要求,让大家朝着高标准完成任务共同用力。”洛桑扎西说,“中队的向心力越来越大,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朝着‘时刻准备好’目标不断奔跑。”

(粤港澳大湾区)首届大湾区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香港举办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暑期来临后,越来越多的人跟着高铁去旅游,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也越发繁荣,高铁新线的开通,特别是那些经过主要的旅游景点线路的开通,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更多的“高铁+旅游”的业态也被创造出来,旅客乘坐高铁新线旅游过程当中也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奔跑 让改变发生” 来看2024北马跑者的跑马关键词

目前,最高检正在指导地方检察机关针对“人肉开盒”“网络厕所”等严重侵害众多公民人格权益的违法情形研判开展公益诉讼监督。下一步,最高检将持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公益诉讼办案力度,研究创设网络空间公益损害评估、修复和预防的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规则。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将开幕 推出首个抗战专题展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中国正在推进玉米进口的多元化,以改变进口过度集中于美国一家的格局。而随着中国进口的增加,巴西和美国玉米的市场份额之争将会愈演愈烈。

浙江龙泉:千年青瓷带火乡村游

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走?14日,多位北京大学学者指出,中国经济向“新”出发,四大潜力有望被进一步激活,推动全年经济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